親愛的讀者朋友們,我是林醫師。最近天氣變化大,門診中因扁桃腺發炎而喉嚨腫痛的患者明顯增加,許多人都問我:「林醫師,聽說吃梅子可以緩解喉嚨痛,這是真的嗎?」確實,梅子在中醫食療中佔有一席之地,但究竟它對扁桃腺發炎有無幫助?該怎麼吃才有效?
一、扁桃腺發炎的成因與中醫辨證
扁桃腺位於咽喉要道,中醫稱其為「喉關」,是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。當人體正氣(免疫力)不足時,風熱、風寒或燥邪容易從口鼻侵入,導致扁桃腺紅腫化膿、疼痛難嚥。中醫將扁桃腺發炎分為幾種證型:
風熱犯肺型:常見於急性期,喉嚨灼痛、發熱、痰黃黏稠,舌紅苔薄黃。
肺胃熱盛型:因飲食辛辣或熬夜導致火氣上攻,喉嚨腫痛劇烈,伴隨口乾口臭、便秘。
陰虛火旺型:反覆發炎或久病後,喉嚨乾癢微痛,午後潮熱,舌紅少苔。
不同證型需對應不同的治療原則,而梅子的藥性與作用,也需根據體質與病情靈活運用。
二、梅子的中醫藥性解析
梅子(包括青梅、烏梅、話梅等加工品)在中醫典籍中被歸類為「酸澀收斂」之品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其能「斂肺生津,澀腸止瀉」。從現代營養學來看,梅子富含有機酸(如檸檬酸、蘋果酸)、維生素C、礦物質及多酚類物質,具有抗氧化、抗菌、促進唾液分泌等作用。
1. 梅子對扁桃腺發炎的潛在益處
生津潤燥:梅子的酸味能刺激唾液分泌,緩解喉嚨乾癢,適合「陰虛火旺型」患者的乾痛症狀。
抗菌消炎:研究指出,梅子中的多酚類成分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,輔助減輕喉部感染。
收斂消腫:中醫認為酸味入肝,能收斂過度擴張的淋巴組織,適合急性期扁桃腺腫脹時的輔助調理。
2. 梅子的使用限制
需特別注意的是,梅子性質偏酸,若患者屬於「肺胃熱盛型」(喉嚨痛伴隨便秘、口臭),過量食用可能刺激胃酸分泌,加重體內燥熱;而「風寒型」初期(畏寒、痰白)也不宜單用梅子,以免收斂邪氣,反而延緩病程。
三、扁桃腺發炎時,梅子該怎麼吃?
想透過梅子緩解喉嚨不適,需掌握「辨證搭配」與「加工方式」兩大原則。以下提供四種中醫推薦的食療方:
1. 烏梅甘草茶(適合陰虛火旺型)
材料:烏梅5顆、生甘草3克、麥冬10克、蜂蜜適量。
做法:將材料加水煮沸後轉小火煮15分鐘,去渣後調入蜂蜜。
功效:烏梅斂陰生津,甘草清熱解毒,麥冬滋陰潤肺,能緩解慢性咽喉乾痛。
2. 梅子薄荷飲(適合風熱犯肺型)
材料:新鮮青梅3顆(或烏梅2顆)、薄荷葉5克、金銀花3克。
做法:青梅切片後與其他材料用熱水沖泡,燜10分鐘後飲用。
功效:薄荷疏散風熱,金銀花清熱解毒,青梅輔助抗菌,適合急性期喉嚨灼熱感。
3. 梅子蜂蜜醃製法(通用型保養)
做法:將去核青梅與蜂蜜以1:1比例密封浸泡一週,每日取1匙醃梅汁兌溫水飲用。
功效:蜂蜜潤肺止咳,梅汁生津開胃,適合日常保養咽喉黏膜。
4. 禁忌與注意事項
避免空腹食用梅子製品,以免刺激胃酸過多。
市售話梅常添加大量糖、鹽與防腐劑,可能加重喉嚨負擔,建議自製或選擇天然醃製品。
若扁桃腺化膿、高燒超過39°C,需立即就醫,不可僅依賴食療。
四、扁桃腺發炎的整體調理策略
梅子雖有輔助效果,但根治扁桃腺發炎仍需從「清熱解毒」、「滋陰潤燥」、「提升正氣」三方面著手。林醫師在此提供進階調理建議:
1. 藥膳搭配:雙花桔梗湯
材料:金銀花10克、菊花5克、桔梗6克、玄參10克、排骨300克。
做法:藥材洗淨後與排骨燉煮1小時,加鹽調味。
功效:清肺胃熱、利咽消腫,適合反覆發炎者每週飲用2次。
2. 穴位按摩:緩解急性疼痛
少商穴: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.1吋,用指甲掐按3分鐘,可清肺瀉熱。
照海穴:足內踝尖下方凹陷處,按揉5分鐘,能滋陰降火。
3. 生活習慣調整
避免熬夜:夜間11點至凌晨3點是膽經與肝經運行時間,熬夜會加重虛火。
飲食忌口:少吃油炸、辛辣、烤物,並減少冰飲,以免損傷脾胃陽氣。
五、從現代醫學看梅子的消炎機制
近年研究發現,梅子中的「梅素」(Mumefural)具有抗發炎作用,能抑制COX-2酵素(與疼痛、發炎相關的關鍵因子);而其中的檸檬酸可促進唾液分泌,幫助沖洗咽喉部的病原體。然而,梅子的pH值約2.5~3.5,過量攝取可能腐蝕牙齒琺瑯質或引發胃食道逆流,因此建議每日攝取量不超過5顆(加工梅子則需更低)。
喉嚨健康,從平衡飲食開始
扁桃腺發炎雖是常見疾病,但若輕忽調理,可能演變為慢性咽喉炎甚至誘發風濕熱等併發症。梅子作為傳統食療的一環,若能辨證使用,確實能發揮生津潤燥、輔助消炎的效果,但絕不能取代正規治療。當喉嚨痛持續3天未改善,或出現吞嚥困難、呼吸急促等症狀時,務必尋求專業中醫師辨證開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