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老中醫經典記載:梅子有照顧腸胃,促進肝膽健康的功效

天賜胭脂抹腮,盤正笛哀。
雖未得湯,隨將軍來解渴。
——《梅》·唐洛因
物種來源
梅子等祖克。經燻黑而得,又名梅果、熏梅、橙梅肉、春梅、幹枝梅、黃仔、合漢梅、梅炭。
梅子烏黑有光澤,味酸、醇厚、緊實。主產於福建、浙江、四川、湖南等地。

功效
1.性味歸經
梅子,酸、澀,性平。歸肺、脾、大腸經。

2.醫學經典
《神農本草經》:“健脾,生津,定蛔蟲。”

3.中醫辨證論治
梅,酸,澀,平中性味酸澀,具有斂肺止咳、澀腸止瀉的功效,對肺虛久咳、久瀉者有益。若與甘寒藥同用,有酸甘化陰之功效,故能生津止渴,以利止渴。此味極酸,“蛔蟲受酸而墜”,故為解蛔蟲良藥,可治療蛔蟲引起的嘔吐、腹痛。可用於治療膽道蛔蟲引起的膽絞痛,以及胃酸缺乏引起的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,療效良好。

4. 現代研究
梅子能收縮膽囊,促進膽汁分泌,並有抗蛋白質過敏作用。
食用注意事項及禁忌症

梅子非常酸澀。洩瀉濕熱者忌食。

你可能會喜歡的內容

10大最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