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種酸梅湯的做法:自古宮廷最愛的夏日消暑飲品

酸梅湯自古就是夏日佳飲。清代經御膳房改良,成為宮廷飲品,即所謂“食公梅煎”。因其具有清熱降溫、止心痛、祛痰止咳、防疫止渴的功效,被譽為“清宮益寶御用酸梅湯”。 ,賣酸梅湯的小販隨處可見。台上插著月牙戟(意思是晚上熬的),掛著“冰熱水酸梅湯”的牌子。攤主端著一對小銅碗,不時敲打,發出叮噹聲。路人盼梅花已解渴,聞聲清涼。一碗過後,暑氣消散。

烏梅
[性味] 其性平、酸、澀。
[功能] 斂肺止咳,澀腸止瀉,生蛔,生津止渴。主治肺虛久咳、虛熱煩渴、久瀉久瀉、蛔蟲病、腹痛嘔吐、便血、尿血、崩漏等。
【成份】 主要含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、糖、谷甾醇等。
[適用人群] 本品對多種致病菌、真菌均有抑製作用,並能抑制蛔蟲的活動。此外,還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。臨床上還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、鉤蟲病、膽道蛔蟲病、膽石症、牛皮癬、痔瘡等病症。
傳統的酸梅湯除了烏梅外,還配以桂花、冰糖、蜂蜜。現在的酸梅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了山楂、甘草、洛神花,味道更加豐富多樣。整理如下,隨意選擇——

方法一
材料:烏梅乾(半斤)、山楂(半斤)、桂花(一兩)、甘草(一兩) ), 冰片或紅糖。
做法:
1、曬乾的烏梅、山楂一定要先泡水。
2、將泡好的烏梅、山楂和少量桂花、甘草一起用紗布包好。
3. 大鍋裝滿水,放入紗布袋,大火燒開。
4、煮沸後加入適量冰片糖或可用於染色的紅糖。
5、用小火煮6至7小時,待水半滾時,酸梅湯就做好了。

製法2
材料:烏梅、山楂、甘草、桂花,前三味的比例約為3:2:1,甘草多了味道會苦。
做法:
1. 將配好的材料放入盛滿水的鍋中煮沸。
2. 煮沸後,轉中火煮約40分鐘。
3、關火後,撒上桂花,燜10分鐘。
4、聞是否沖泡,再品嚐味道是否合適。如果合適,可以等涼了再喝。如果味道太酸或太苦,可以加入冰糖來調節。

方法三
材料:烏梅5~8個,乾山楂15克,洛神花10克,水2000毫升,冰糖25克。
做法:
1.烏梅、洛神花、山楂洗淨晾乾,泡水15分鐘。
2、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。
3、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20分鐘,加入冰糖融化關火。
4. 放涼,取出材料。
5. 放入水壺中冷卻。

小方法
1. 食材裡用的烏梅是烏梅乾,不是超市的零食!去藥店買。

2、最好用砂鍋,不要用鐵鍋。

3.現煮的酸梅湯會略帶澀味,建議冷藏或加冰塊飲用。

4、最重要的一點是,酸梅湯雖然是飲品,但畢竟是一味中藥,有失偏頗。

你可能會喜歡的內容

10大最熱門文章